玻璃纖維套管在塑料壓注成型中的應用

在熱固性塑料壓注成型(又叫擠膠成型)或熱塑性塑料注射成型時,如果制件上帶有嵌件或者模具型腔內(nèi)裝有為成型孔而設的型芯,熔融塑料圍繞這些嵌件或型芯流動充模時,就會在制件上料流匯合處產(chǎn)生熔接線(或叫熔接縫)。若制件的成型模具有兩個以上的進料澆口,成型時在兩股料流的匯合處也會產(chǎn)生熔接線。熔接線所在處的力學強度比制件的其余地方低得多。當制件受到振動、沖擊或者環(huán)境溫度變化時,制件極易從熔接線處發(fā)生開裂。有時即使在正常儲存條件下制件也會從熔接線處產(chǎn)生裂紋。尤其對于熱固性塑料來說,當嵌件或型芯距離澆口較遠,或者嵌件或型芯尺寸較大時,熔融塑料繞嵌件或型芯流動的流程長,其固化反應已進行得較深,材料的流動性和熔合性都較差。在此情況下,制件熔接線處的強度更低,因而更易于從熔接線處發(fā)生開裂。
產(chǎn)品上的電感線圈底座,是用酚醛玻璃纖維塑料壓注成型的。制件上設有M6x0.5的內(nèi)螺紋孔,并帶有4個金屬嵌件“接線柱”。該制件壁較薄,最小處為1mm。壓注模內(nèi)裝有成型孔的螺紋型芯。模具采用側(cè)澆口進料,每模壓制成型2件。該制件成型后的一個嚴重疵病就是脫模后,以及在部件裝配和總裝配時易從熔接線處開裂。制件澆口位置及發(fā)生開裂的部位見圖為了解決底座零件的開裂問題,曾采取增加模具澆口深度和寬度,成型時增大壓制壓力,以及減少脫模劑用量(在保證不粘模的情況下),在模具上開設冷料穴等措施,但效果均不顯著。為此,通過試驗,壓注成型時在模具內(nèi)螺紋型芯上加裝了經(jīng)過酚醛樹脂浸漬處理的玻璃纖維套管,使之在成型后與制件成為一體,解決了制件從熔接線處開裂的問題。